Published in我不是貓《救世神棍》中的搖錢樹聖人面對生活壓力,消費娛樂作為一種發洩,不限於個人層面,也可以是社會現象。在低氣壓的環境中,集體狂歡的方式不只吃喝玩樂,也可以是宗教性的。最近重看1995年的電影《救世神棍》,是騙子操控宗教偶像謀利、把公開殉道化為電視籌款節目的荒誕喜劇。有觀眾提出1998年的美國電影《Holy…Dec 26, 2024Dec 26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演員衛詩雅:從《哭喪女》到《破.地獄》在2003年後的合拍片時代,大製作的演員陣容往往是香港男星配大陸女演員,加上香港電影減產,香港女演員的演出機會難跟前人比擬。她們需要韌力和耐性,累積演出經驗和知名度,到有成績之時,大概已非「新一代」。《破.地獄》的女主角衛詩雅是其中一個例子。Dec 5, 2024Dec 5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自稱混血兒的《DIDI弟弟》故事集中在Chris這個十三歳少年從初中升到高中的暑假,描述他如何在各種人際關係之中手足無措。一些本來最要好的玩伴最後變得疏離;與心儀的女同學初次約會使他「太緊張」而尷尬收場;天天「狗咬狗骨」的姊姊即將離家升讀大學;面對母親的關懷感到抗拒……這是青春期常見的躁動不安Nov 13, 2024Nov 13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《狗陣》和《Dog Man》的邊緣浪子說一個人像狗,是褒是貶?常言道「狗是人最好的朋友」,著重狗對人忠誠;罵人是狗,則斥其卑鄙下賤。狗作為德性的象徵模棱兩可,隱含著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等級差別:當我們標榜狗「懂性」和忠心時,是因為牠們表現出理論上屬於人類的美德;以犬類罵人,則指其人性之損,如禽獸一般低下。在《狗陣》和《D…Oct 24, 2024Oct 24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《人海同遊》的追溯與「追數」最近跟不同的影展策劃人討論過,為香港電影節目選片時,好不好把廣州導演蔡杰的《人海同遊》包括在內。《人海同遊》是一個廣州女孩去香港尋找生父的故事,重遇多年前在盜版唱片店中認識、後來成為了人類學家的男生。這部電影被中國影迷貼上「廣東新浪潮」或「南方電影新浪潮」的標籤,類似的電影還有黃…Oct 12, 2024Oct 12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《天使之心》加比尼:天主教聖人還是政治家?此片描寫加比尼怎樣帶著幾位修女,從意大利到紐約宣教,建立孤兒院和醫院,服務移民當地的同胞。電影強調加比尼作為女性移民,堅毅地在父權及排外的處境中過關斬將。有趣的是,此片導演前作正是大受美國右翼捧場的受爭議作品《自由之聲》(Sound of Freedom)。Sep 12, 2024Sep 12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請君入甕、挑釁觀觀眾的《飢餓教室》導演 Jessica Hausner以疑惑講信念,挑戰觀眾有關信心和真實的既定觀感。這並不止於「信則有不信則無」那般含混俗套或相對主義,而是逼觀眾反思眼前所見、心中所信與現實的關係,將其投進「人人都有自己相信的現實」的後設現實。Sep 5, 2024Sep 5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《陽子之旅》與《在公車站直到黎明》中孤獨流浪的日本女子看著《陽子之旅》,不其然想到《新活日常》。主角同樣是孤獨的日本人,但形成鮮明對比:前者寫女主角陷入殘酷現實中的傷痛,後者則展現男主角選擇簡樸生活的幸福。《在公車站直到黎明》同樣有關中年孤獨女子、人際關係與社會危機。看過這兩齣電影,便明白為何有人會嫌《新活日常》太過浪漫化和脫離現實…Aug 9, 2024Aug 9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為何人們說《貓頭鷹》是香港首部無厘頭喜劇?很多人都認為第一部無厘頭港產喜劇是在1981年由姜大衛自導自演的《貓頭鷹》,但人們怎樣判斷「第一部」?兩年前大館重映此片,很多觀眾有機會觀察一下,怎樣的喜劇手法才算是「無厘頭」?「無厘頭」和其他搞笑方式有何關連?若更了解「無厘頭」的喜劇特色,或會更明白《貓頭鷹》如何承先啟後,並影…Aug 3, 2024Aug 3, 2024
Published in我不是貓《正義迴廊》:表演先於求真改編2013 年「大角咀弒親案」的《正義迴廊》上映時引起觀眾熱議,在對於劇本及演員的一片好評之外,也不乏針對表達手法的批評。有些負面評論認為編導「太貪心」,塞進太多內容。戲中有兩個部份招來最多批評:一是以希特拉類比主角張顯宗的「反社會人格」,令很多觀眾感到……Jul 23, 2024Jul 23, 2024